最後的世界巡演-奧地利國寶大師巴杜拉-史寇達(Paul Badura Skoda)鋼琴獨奏會

6/17(五)19:30 臺北國家音樂廳

 

無形的音樂該如何留下足跡、留下感動……?

巴杜拉-史寇達是世界樂壇中碩果僅存度過黃金年代的大師。與福特萬格勒、卡拉揚等20世紀大師們並肩而行,2016年奧地利國寶鋼琴家保羅 巴杜拉-史寇達開始了他「最後的世界巡演」計畫。2013年應邀來台的演出,久違的讓大師對台灣樂迷們的熱情與支持深受感動,因此在這趟世界巡演中,特別要求將「台灣」納入亞洲最重要的演出場之一,也將特別與台灣製作團隊進行獨家企劃。

被稱為「維也納鋼琴學派三傑」之一的巴杜拉-史寇達大師,音色優雅輕盈、質感細膩,其詮釋莫札特、舒伯特的作品,向來是樂迷視為圭臬的經典。本次來台的演出,從曲目中便能感受到大師的悉心安排。上半場不但有兩首足以代表古典樂派、展現維也納音樂傳統的海頓與莫札特,以及屬於浪漫樂派前期的貝多芬重量級奏鳴曲:《悲愴》作為壓軸。下半場,樂迷即將穿越時空,來到19世紀的浪漫樂派,從布拉姆斯的六首鋼琴小品,Op.118,與兼具技巧、優美旋律的蕭邦作品中,細細品味大師細膩的手法、透明的音色,是如何勾勒出極具浪漫主義色彩。

這場橫跨古典、浪漫樂派的百年音樂之旅,一如巴杜拉-史寇達大師度過的歲月,人生的歷練昇華了每個音符,讓音樂得以進入你我的心坎,帶來跨世紀的感動。

關於保羅 巴杜拉-史寇達
奧地利國寶級鋼琴大師、莫札特音樂權威保羅 巴杜拉-史寇達(Paul Badura Skoda),縱橫樂壇70餘年、錄製過的專輯超過200張,高齡88歲的大師,每個月平均都還保有2場以上的高水準現場演出,可說是現今唯一如此活躍於古典樂界的跨世紀傳奇。

1927年生於維也納,並於維也納開始他的音樂學習生涯。他最重要的老師分別為維奧拉.舍恩(Viola Thern)和奧托.舒爾霍夫(Otto Schulhof, 1889-1958),以及來自瑞士的名鋼琴家艾德溫·費雪(Edwin Fisher, 1886-1960)。1948年,史寇達從維也納音樂學院(Conservatory of the City of Vienna)畢業,並獲頒鋼琴演奏及指揮兩科目的最高成就。

指揮帝王卡拉揚、大師福特萬格勒、小提琴名家歐依斯特拉夫欽點合作
18歲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就讀的巴杜拉-史寇達,不久即贏得「奧地利音樂大賽」首獎,鋒芒畢露的他,22歲時便受到指揮大師福特萬格勒及卡拉揚的邀請,與世界一流的柏林愛樂一同演出。誰能想到當時年紀輕輕的小夥子,在演出中技驚四座,開啟了他至今無人能超越的鋼琴傳奇大師之路。

跨越兩個世紀,被人尊稱「樂壇活化石」的史寇達,不但是德國頂級名琴貝森朵夫的全球代言人,也是現今世上唯一與福特萬格勒及卡拉揚都合作過的鋼琴家。另一項讓樂迷們津津樂道的,還有史寇達和俄國小提琴名家大衛.歐依斯特拉夫間的深厚友誼,這些經歷和事蹟,放眼當代無人能出其右。

維也納文化的傳承者,「貝森朵夫戒」之主
「貝森朵夫戒指」於1953年(貝森朵夫鋼琴125週年)創立,為的是將這個戒指頒給當代最能表現出維也納音樂傳統與精神並有傑出貢獻的鋼琴大師,第一位獲得「貝森朵夫戒」的大師是有著鍵盤獅王之稱傳奇鋼琴家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繼巴克豪斯之後,第二任的戒指主人,正是最能代表維也納音樂正統的巴杜拉-史寇達大師。

【演出曲目】
‧莫札特:d小調幻想曲,KV 397
‧海頓:c小調鍵盤奏鳴曲,Hob.XVI:20
‧貝多芬:c小調第八號奏鳴曲《悲愴》,Op.13
‧布拉姆斯:六首鋼琴小品,Op.118
‧蕭邦:降D大調第八號夜曲,Op.27-2
    降D大調搖籃曲,Op.57
    降A大調第三號敘事曲,Op.47
*主辦單位保有節目異動權